微信什么时候成了办公软件?
2020-08-09 16:53:13
CXYB0707
夜航船笔记
“收到请回复”,相信很多人经常收到这条信息。你收到时的心情是怎样的?反正胖虎每次都想说,回复你个香蕉不拿拿。
半月谈杂志最近刊文指出,通过手机办公是新的形式主义。群来群往,指来指去,领导倒是轻松了,考虑过员工的感受吗。
微信和以前的QQ相比,更为简单便捷,适合各个年龄层面的人使用,掌握权力的中老年人用起来也溜的很,因此慢慢变成办公的。
估计马化腾也没想到这一点。微信办公确实方便,下达指令时一键发送,领导问时一句“群里说过了”,如果耽误了事,算谁的责任呢。
信息时代,新媒体飞速发展,不光出现了碎片化阅读,还出现了碎片化加班。
上班时,吃饭时,休息时,随时都可能收到工作通知,大家全然没了自己的时间,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地盯着手机,生怕漏了什么被领导批评。
微信该不该成为办公软件?这得分开来说,微信的确极大方便了沟通交流,也可以进行一般材料的传输。
但是单位尤其是行政单位,是要讲规矩的。该打电话的不打,该发文件的不发,问就是一句群里通知了。层层复制粘贴,个个不当回事。
因为微信群实在是太多,只得把重要的群置顶,结果光置顶的群就占满了手机屏幕。频繁看手机的习惯,有时候还非常影响家庭关系。
微信成了办公软件,很多单位没了“下班”概念,还有些更离谱的,强制要求转发工作内容,还得及时点赞,朋友圈成了工作圈。
最可笑的是,有时候长长一溜的“收到”,得划拉半天才能知道收到了什么玩意。没办法啊,谁让人家是上级呢。
有的工作群成了“夸夸群”,老板说句话,后面一大波拍马屁的。没办法啊,有的老板就喜欢这个。
微信群虽然方便,但是有很大的隐患。近几年,因为把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发出去,引发了不少的故事,有的官员落马,有的恋人分手。
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,有的都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,这种压力,来源于工作,更来源于工作占领了生活。除了忍气吞声,又能怎样呢。
既然法律规定有上下班时间,下班的时候没看到微信,应该不算是错误吧。如果算的话,那么下班通过微信工作,也可以算加班费了。
微信“异化”根源在溜须拍马、形式主义的职场歪风上。真正为大家减负,让微信群为提高工作效率助力,还得从狠刹职场歪风入手。
让工作的归工作,生活的归生活。